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選擇(數控加工的切削用量如何確定)
一、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概念及意義
數控加工切削用量是指數控機床在加工過程中所采用的切削速度、進給量和切削深度的總稱。切削用量的選擇對數控加工的質量、效率和成本具有重要影響。正確的切削用量可以提高加工精度、減少刀具磨損、延長刀具使用壽命,從而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。
1. 切削速度:切削速度是指工件與刀具的相對速度,通常以每分鐘切削長度(mm/min)或米/分鐘(m/min)表示。切削速度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加工表面的質量、加工效率和刀具磨損。
2. 進給量:進給量是指工件在刀具進給過程中每轉所移動的距離,通常以每分鐘進給長度(mm/min)表示。進給量的選擇會影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、加工質量和刀具壽命。
3. 切削深度: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切削過程中進入工件的深度,通常以mm表示。切削深度的選擇會影響加工表面的質量、加工效率和加工時間。
二、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確定原則
1. 根據加工材料和刀具類型選擇切削用量
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刀具類型對切削用量有不同要求。在確定切削用量時,首先應了解加工材料和刀具的性能特點,然后根據材料特性和刀具性能選擇合適的切削用量。
2. 根據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選擇切削用量
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是數控加工的重要指標。在確定切削用量時,應根據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合理選擇切削速度、進給量和切削深度。
3. 保證刀具壽命和加工效率
切削用量過大或過小都會對刀具壽命和加工效率產生不良影響。在確定切削用量時,應在保證刀具壽命的前提下,盡可能提高加工效率。
4. 考慮機床性能和工件加工工藝
機床性能和工件加工工藝也是影響切削用量的因素。在確定切削用量時,應充分考慮機床的切削能力和工件加工工藝。
三、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選擇方法
1. 經驗法:根據經驗和相似加工條件,結合刀具、機床和加工材料,參考切削用量表選擇切削用量。
2. 實驗法:通過試驗不同切削用量,比較加工質量、加工效率和刀具壽命,選擇最佳切削用量。
3. 數值分析法:運用數值模擬技術,對切削過程進行仿真分析,根據仿真結果選擇最佳切削用量。
四、案例分析
1. 案例一:某企業(yè)加工一種高硬度、高耐磨性的鋼制工件,選用高速鋼刀具進行加工。根據經驗法,參考切削用量表,選擇切削速度為120m/min,進給量為0.2mm/r,切削深度為5mm。實際加工過程中,發(fā)現刀具磨損嚴重,加工質量不高。分析原因,發(fā)現切削速度過高,導致刀具壽命縮短,加工質量下降。
2. 案例二:某企業(yè)加工一種高強度、高韌性的鋁制工件,選用硬質合金刀具進行加工。根據經驗法,參考切削用量表,選擇切削速度為300m/min,進給量為0.3mm/r,切削深度為10mm。實際加工過程中,發(fā)現工件表面粗糙度較高,加工質量不滿足要求。分析原因,發(fā)現進給量過大,導致切削力增大,加工表面粗糙度升高。
3. 案例三:某企業(yè)加工一種塑性較好的鑄鐵工件,選用高速鋼刀具進行加工。根據經驗法,參考切削用量表,選擇切削速度為100m/min,進給量為0.3mm/r,切削深度為10mm。實際加工過程中,發(fā)現工件加工質量較高,但加工效率較低。分析原因,發(fā)現切削深度過大,導致切削力增大,加工效率降低。
4. 案例四:某企業(yè)加工一種耐熱性較好的高溫合金工件,選用硬質合金刀具進行加工。根據數值分析法,運用仿真技術,對切削過程進行仿真分析,確定最佳切削速度為150m/min,進給量為0.2mm/r,切削深度為5mm。實際加工過程中,工件加工質量、加工效率和刀具壽命均達到預期要求。
5. 案例五:某企業(yè)加工一種具有特殊性能的復合材料工件,選用金剛石刀具進行加工。根據實驗法,對不同切削用量進行試驗,最終確定最佳切削速度為200m/min,進給量為0.1mm/r,切削深度為2mm。實際加工過程中,工件加工質量、加工效率和刀具壽命均達到預期要求。
五、常見問題問答
1. 什么情況下切削速度過高會導致刀具壽命縮短?
答:當切削速度過高時,切削熱會使刀具材料硬度下降,刀具表面容易出現磨損和塑性變形,導致刀具壽命縮短。
2. 什么情況下進給量過大會導致加工表面粗糙度升高?
答:當進給量過大時,切削力增大,刀具與工件接觸面積增大,導致切削力不均勻,加工表面容易出現振紋,從而影響表面粗糙度。
3. 如何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,提高加工效率?
答: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,提高加工效率的主要方法包括:優(yōu)化切削用量、合理選擇刀具、提高機床性能、改善冷卻和潤滑條件等。
4. 為什么數值分析法比經驗法和實驗法更可靠?
答:數值分析法通過對切削過程的仿真分析,可以預測不同切削用量的加工效果,為切削用量的選擇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5. 如何根據工件材料選擇合適的刀具?
答:根據工件材料選擇合適的刀具時,應考慮刀具材料的硬度、韌性、耐熱性和耐磨性等因素。例如,加工高硬度、高耐磨性材料時,應選擇硬質合金刀具;加工塑性較好的材料時,應選擇高速鋼刀具。
發(fā)表評論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